风清景明忆家风

20180404

燕子来时春社,梨花落后清明”。匆匆的光阴翻阅着年历,大自然不断呈现着适时的风物,在万物的竞相生长中,不知不觉清明就到了。

年年清明,今又清明。“万物至此时,皆清洁而明净”。清明不仅是一个介于春分和谷雨之间“种瓜点豆”的农事大节气,更是一个从中华千年文明深处走来,带着历史温度和芬芳的庄严节日。

相传,春秋时期,晋公子重耳在流亡途中,随臣介子推割腿肉救主,后来重耳做了国君即历史上的晋文公,为了寻找和感恩介子推,用放火烧山的方式逼出隐居的他,可惜甘愿焚死不公侯的忠臣介子推,在柳树洞留下血书 “割肉奉君尽丹心,但愿主公常清明”后死去。为纪念介子推,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。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,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,便赐老柳树为“清明柳”,并晓谕天下,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。

清明节发端于美好人性,初始故事就潜藏着感恩、忠诚、清廉等内涵光芒并照耀后世。清明节祭扫的习俗也因此流传,历经两千多年的转承接续,风清景明时刻到先人长眠处祭扫追远,早已成为浸润在每个家庭成员心灵中的永远铭记。

思如春草,清明萌发。我家祖籍在兴文县美丽的大坝古镇,每年去祭扫祖墓也概不例外。祖父的墓地在山青水秀的小鱼洞旁,是三十年前修砌的简陋衣冠冢。那时我刚读大学,我和父亲遵照祖母叮嘱,把祖父曾穿过的,祖母收藏了半个世纪的一件衣服,带到祖父从军之地埋葬下,完成了等候祖父一生的祖母心愿。

1935年2月初红军长征四渡赤水,攻打叙永县城,未克。2月4日大年初一“红一军团西进大坝”,正直的祖父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,离妻别子,追随红军而去,从此杳无音信。为逃避反动武装的迫害,年少的父亲和我祖母,孤苦相依,辗转流浪到叙永生活。兵荒马乱的年月,一路行来,可想生活的艰辛。

祖辈的这些往事,每在清明到来时,都会如丝如缕莫名从心底爬升出,在念想中令人动容。家是最小国,国是千万家。祖父,祖母这种家国天下的情怀,追寻远大的梦想,正直为人的品性,像根一样扎在家庭内,像基因一样永远流淌在我们家族的血脉里,又像一种萦绕的芳香气息,永远弥漫在后辈成长的家庭氛围中,如化雨春风,熏染着我们成长,让我们自觉秉持祖训,维护祖德。

而今,祖父应该早也含笑远去,父亲也已作古多年。清明又至,根据川南习俗,买好鲜花,备好祭品,一家人来到先人坟墓祭拜,清除杂草,添上新土。在此过程中,家人你一言我一语讲述着先辈的生前故事,评述着他们的往事和留存的精神,这些在温暖着我们家人情感世界的同时,也像这万物新芽,清澈明洁的四月净化着家人的内心世界。

早年,也曾在海南视听过友人家族清明祭祀活动。祭祀过程中,还要念诵祖训、族规格言,“爱祖国,孝父母,友兄弟,和夫妇,笃亲族,讲团结,睦乡邻,慎交友……”。这些歌谣似的祖训,像神圣的经书一样,朗朗上口、响彻耳畔,号令一般要求着族人坚正志行、品德和操守。作为旁观者也倍受教育和感动。

“年年祭扫先人墓,处处犹存长者风”。人生漫长的路途不会停息,宗脉的延续是一串加粗的省略号。在暖风四月的清明肃立于拂起万千思绪的细风中追思,追思先祖正直的品性;追思先祖高洁的追求;追思先祖德泽后辈的馈赠。就像我年少时,慈爱的祖母背诵给我的词句那样:“清明在躬,志气如神”。我们有了这样的生命状态,人生就清爽、自在、了无遗憾。

感谢天地自然赐予世间万物,感谢祖先传承生命,感谢父母养育之恩。只要虔诚地怀有一份感激和崇敬,清明可以剥离悲悲切切,成为一个让人心生暖意的节日。

清明时节,细雨纷飞。站在万物蓬勃的净洁世界里,站在苍茫的天地之间,站在先祖的衣冠墓前,幽幽然追念,深切兮怀想,承先辈嘉言遗风,继前贤懿德亮节。我们记住了自己家族积淀的底色,记住了那些纵深的过往,记住了先人长存的风范,也记住了要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,从而传承家风、德厚家风。

服热线:4001818517

邮箱:yaoguo@outlook.com

地址:上海市奉贤区八字桥路599号

网址:http://www.yaoguochina.com

::http://www.yaoguo餐饮.cn

::http://www.yaoguo餐饮.cn

::http://www.yaoge.cn

分享 :
评论(0)